新闻中心
NEWS
重要新闻
  •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金秋十月、风吹稻浪,一群人、一程路、一堂课,“种子”正在这里发芽……在风景如画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内,一场生动鲜活、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精彩上演! 10月11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蔡联群结合党史国情、校史校情,为学生代表、党员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科技园综合楼“习语”墙、全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育苗中心、无人机飞防工作室到农芯谷……一路...
  • 骤雨初歇,万物一新会昌湖畔、景山脚下恰逢金秋筑梦时青春奋楫逐梦行9月21日晚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4271名新生满怀青春热忱一同奔赴新起点、新征程这一夜星光熠熠,序章再启 典礼开启线上同步直播。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2024级新生班主任、辅导员、2024级全体新生、国际交流生代表等在南校区操场参加现场典礼。国旗护卫队以蓬勃的朝气、饱满的斗志、昂扬的姿态护送国旗入场...
  • 青山行不尽,山水又一程,6月23日上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体育馆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用最燃的热情、最足的诚意、最真的情怀为圆满完成学业的4516名毕业生饯行,共同见证莘莘学子从温科出发,奔赴山河万里,追光远征。学校党委书记蔡联群、校长陈联盟等校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教职工代表,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陈旭辉主持。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起立、注目、高歌...
联系我们
  • 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 wzkjxy@wzvcst.edu.cn

  • 0577-88414670

【创新浙江】【浙江经视】浙江经视报道:科技筑起山区共富梦 浙江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周年系列三

初审:创新浙江、浙江经视 复审:省科技宣传教育中心、浙江经视 终审:陈梦翔 发布时间:2023-06-04 浏览次数:

今年是我省科技特派员制度实施20周年。20年来,3.9万余人次的科技特派员奔赴山乡,扎进田间地头,为当地乡村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翅膀。本期节目,让我们走进温州,走近科技特派员,一起去了解一下他们是如何用自己的所学所长解锁共富密码的。

他是来自浙江大学的王友明教授,2006年,作为省科技特派员,来到了文成县桂山乡,一干就是18年。

浙江大学 科技特派员 王友明:

我在文成感觉到自己找到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了,我感觉到这些人特别信任我们特派员,所以我们特派员我认为是一支永远可以在这里生根发芽的(队伍)。

这十余年,王友明与当地村民一起,干起了养蜂的“甜蜜事业”。如今,文成中蜂成为地方支柱产业——养户达800余户,蜂群达4万箱,净利超4千万元。

平阳黄汤是黄茶中的珍品,素有“杏黄汤玉米香”之称,2017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朱建军被选派到平阳县闹村乡担任科技特派员,提出了将茶农改制黄汤茶制作方法来提升茶叶品质的建议。此后,他与当地农民一起,共同优化提升了黄汤茶“九烘九焖”的制作工艺,并成功让“雾乡黄汤”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双认证品牌。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科技特派员 朱建军:我要到农民最需要的地方去,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努力践行科技惠民的初心和使命。

小番茄也能造就大产业。2009年,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的宰文珊成为派驻苍南马站的科技特派员。她的“科技兴农”之路,从一粒种子开始,到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销售全过程参与。10多年来,宰文珊以面对面培训、点对点指导的形式服务近万当地农民。正是科技的加持,让起步相对较晚的马站番茄,在产量和品质上实现了弯道超车。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科技特派员 宰文珊:这几年开展了一些主要的工作,一个就是服务产业的需求,第二个就是去支撑产业的发展,再一个就是可能从引领产业的升级的角度,如何去在机械化的这一块去做一些顶层的设计,去助推产业的高质量的发展。

位于瓯海的青源园艺科技有限公司原先是一家以种植生产草花为主的花卉企业。浙江亚热带作物研究所的张旭乐到瓯海担任科技特派员后,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国内外的花卉苗木发展趋势,为企业引进国内外的新优花灌木、球宿根花卉品种,以及本土培育的优异花卉品种,同时帮助企业引进先进生产设施、创新栽培模式、建设示范基地、培育技术骨干等,从多方面提升企业的综合实力和经济效益,帮助企业走上了特色化、精品化、规模化的持续发展道路。

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科技特派员 张旭乐:针对我们产业的薄弱点、然后结合产业的需求,同时利用我们亚作所观赏植物学科的人才、资源、技术优势,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为农民做点事情,也真正地发挥我们科技创新对花卉产业的一个引领作用。

苍南县霞关镇濒临东海,岛屿海港众多,优越的地理位置让海洋养殖成为当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省级科技特派员、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的肖国强根据苍南的海域特点,引进了新的养殖模式,并从海参养殖的投喂以及后期加工等方面给当地养殖户提供专业指导,帮助当地合作社实现了从养殖到销售的产业链延续,大大提高了渔民们的经济效益。

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 科技特派员 肖国强:看到企业能够壮大发展,看到养民们能够增收增效,心底里面也高兴,也是我们作为一个科技特派员的最大的初心,也是一个出发点。

乐清市北塘村的花海百果风情园里花团锦簇,百果飘香。正是在科技特派员肖朝耿的帮助下,这1300亩的基地成了“致富田”。2021年,肖朝耿召集了不同专业特长的专家成立了“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科技特派员服务站”,深入开展葡萄、油菜等良种引进,土壤改良等技术服务,基地亩产均收入从原来的2万元提高到4-6万元,园区年接待游客达20多万,极大地推动了一二三产融合,促进了北塘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科技特派员 肖朝耿:

我下来的使命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农业产业效益高、农村环境美、农民口袋富,共同为我们浙江的乡村振兴跟共同富裕做一些自己的个人贡献。

20年来,温州市本级财政投入超6800万元,累计下派各级个人科技特派员3998人,团队超250个,实现了科技特派员3区5县全覆盖。近年来,温州市更是把科技特派员作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的关键一招,持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完善农业政策保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保障、实现科技特派员画像与乡镇农业产业的精准智能匹配。

温州市科学技术局 局长 顾威: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深化科技特派员有关工作,在科技特派员立项方式上,突出成果转化、产业培育、技术推广;在机制上谋突破,推行农业科技先用后转,进一步深化职务科技成果改革;在保障上求创新,在农业创新环境方面,强化科技特派员的政治地位,试行优秀的特派员兼任科技副乡镇长,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列席县市区两会制度。

希望更多的科技特派员秉持初心,让科技力量在泥土里生根发芽,在田野里绽放力量,在大海上乘风破浪,在绿水青山之中描绘出更美丽的答卷。

新闻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XIFUmJahP5AmOi8yYWcG2w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其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
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电话:0577-88414670  招生办电话:0577-88412441

Copyright  ©  201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424号  网站备案:浙ICP备09056233-1号

 

当前访问量:129584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