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重要新闻
  •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金秋十月、风吹稻浪,一群人、一程路、一堂课,“种子”正在这里发芽……在风景如画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内,一场生动鲜活、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精彩上演! 10月11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蔡联群结合党史国情、校史校情,为学生代表、党员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科技园综合楼“习语”墙、全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育苗中心、无人机飞防工作室到农芯谷……一路...
  • 骤雨初歇,万物一新会昌湖畔、景山脚下恰逢金秋筑梦时青春奋楫逐梦行9月21日晚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4271名新生满怀青春热忱一同奔赴新起点、新征程这一夜星光熠熠,序章再启 典礼开启线上同步直播。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2024级新生班主任、辅导员、2024级全体新生、国际交流生代表等在南校区操场参加现场典礼。国旗护卫队以蓬勃的朝气、饱满的斗志、昂扬的姿态护送国旗入场...
  • 青山行不尽,山水又一程,6月23日上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体育馆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用最燃的热情、最足的诚意、最真的情怀为圆满完成学业的4516名毕业生饯行,共同见证莘莘学子从温科出发,奔赴山河万里,追光远征。学校党委书记蔡联群、校长陈联盟等校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教职工代表,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陈旭辉主持。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起立、注目、高歌...
联系我们
  • 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 wzkjxy@wzvcst.edu.cn

  • 0577-88414670

【央视网】“校园贷”乱象调查:大学生因无力偿还高额借贷自杀

来源: 作者: 编辑: 发布时间:2016-12-23 浏览次数:

央视网消息:近年来,各种“校园贷”广告充斥着高校校园。这种贷款,主打“利率低”“审核快”,吸引了大批高校学生贷款。然而,一些学生在贷款后,却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今年10月上旬,广西南宁的大学生小陆以做生意为名,向同学借款160多万元,却因赌博有90万元无力偿还,留下遗书自杀,这也引发了社会对校园贷的再次关注。

10月9号,小陆在QQ空间发了一条留言,称自己找同学借的90多万元,因自己沉迷赌博全部输光了,他只好一死了之。消息在小陆的亲朋好友间传开后,炸开了锅。根据大家统计,小陆分别以倒卖手机和演唱会门票、分期套现转卖等理由,找上百人借款,单笔数额从一两千元到30万元不等,总额达到160多万元。

小陆家境不错,平时的生活比一般的大学生奢侈许多。正因为看到小陆出手阔绰,相信他赚钱有方,不少同学从各个借贷平台上借来钱款,交给小陆打理。小沈就是其中的一个。他告诉记者,自己一个月生活费也就1200元,平时也攒不下钱,小陆便让他从网络贷款平台,分期贷款出来。

在校大学生 小沈:以高额的回报诱惑我,让我继续从平台里面借款出来。

起初,每到还款时,小陆都会按时打钱给小沈,直到得知小陆的死讯,小沈慌了神,他通过各个网贷平台前前后后借了将近30万元给小陆。如今这些在网贷平台上欠下的钱如何归还,就成了大问题。

跟小沈有同样遭遇的,还有小娟。小娟说,今年以来,她从2个网络贷款平台贷款了13000元,贷来的钱她全部交给了小陆用作投资,如今,这些债务却要她自己来还。

无独有偶,今年3月,河南的大学生郑某以28名同学之名网络贷款58.95万元,用于赌球遭失败,终于不堪压力走上绝路,结束了自己21岁的生命。此事经媒体报道后,引起人们对校园贷的强烈关注。

多数学生拿贷款消费

“校园贷”给学生们提供了一个脱离家人,却能轻易获得大量现金的平台,它迅速被大学生追捧,却也陷阱重重。

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副教授 陈晓鸣:学生的信用观念不足,第二是学生的还款规划不足,第三是学生借贷的目的不明,有一些学生贷款之后呢,不是为了满足日常生活的基本需要,而是用于一些高档消费品的消费。

采访中,超半数学生表示自己听过或用过校园贷,而借贷的项目也是五花八门。

在校大学生:女生就是衣服之类的,男生就是买设备,有些男生喜欢玩摄影(器材)的。

除此之外,租房、买手机、买自行车电瓶车等等,也都是大学生使用校园贷的常见项目。

在校大学生:因为我要是跟爸妈说游戏装备,他们是肯定不同意的。

校园贷利息惊人

据了解,目前,校园贷主要分为三种形式,一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分期购物平台,部分平台提供较低额度的现金提现;二是P2P贷款平台,用于大学生助学和创业;三是传统电商平台提供的信贷服务。名校贷和优分期是在校大学生常用的两个网络贷款平台。在名校贷官网,记者注意到,申请贷款人数已经超过160多万,申请的贷款金额则从100元到50000元不等。

在一个网购平台的网站上,记者留意到,网站上一部64G的iPhone 6s标价为5499元,12期还款,借款者一共需要还款6599元,其中利息将近1100元,计算下来年利率高达20%,远高于银行同期贷款基准利率。

记者发现,在学校的自习室、宿舍楼、公告栏上,小额贷款的广告随处可见。这些广告都打着风险低利率小的旗号,光凭身份证就可以拿钱,额度可以成千上万,听起来似乎贷款门槛很低。记者按照广告上所留的微信号,跟负责贷款的人进行了沟通。这位负责人表示,他们是通过办理手机分期来拿款,如果是要借10000元,就要通过分期方式支付两台苹果手机的钱进行套现,一般是分期24个月,除了要缴纳1100元作为负责人伪造身份的费用外,每个月还得支付大约300元左右的利息。按这位负责人提供的算法,如果要借10000元,按24期还款的话学生最终要偿还的数额为18300元。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王大伟:学生们从家乡走到高校以后面对很多吸引力,比如好的手机、名牌的鞋、名牌的衣服,大家觉得我要去买,还有就是有的孩子一到学校去,他可能比如陷到网瘾里面去了,他需要一定的钱,都采用这种借贷平台去借贷,校园贷它往往许诺你利息特别低,但实际上不是,利经过反复的测算之后很高。

校园贷被利用 危及大学生安全

2016年4月,教育部与银监会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各高校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日常监测机制和实时预警机制,同时,建立校园不良网络借贷应对处置机制。尽管如此,由于缺乏有力的监管,号称低利率的校园贷,依然吸引着大批学生趋之若鹜。除了宣称利率低外,很多“校园贷”还会主打“审核快”这个卖点,从申请到审核完毕、成功借款,时间非常短。

在校学生 小娟:就是需要学生证、身份证,之后就写学校地址、家里地址、爸爸妈妈电话、老师电话舍友电话,几乎就是我现在申请,下一刻十分钟之内都可以了。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这份报告走访了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报告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乎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然而,在校园贷款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造成的悲剧也越来越多。

2016年6月,媒体曝光高利贷团伙利用一些网络借贷平台,向大学生提供“裸条借贷”,在“裸条”借贷中,女生以持身份证的裸照为抵押进行借款,假使借贷双方私下议定的借款利息为10%,还要另外缴纳给借款平台的押金20%和中介费15%,就相当于其借1万元到手时只有6500元,但是还款、罚息时都按照1万元执行,这时学生也许并没有注意到,平台还有24%的年利率,其实借款利率高达30%到40%,如果还不上钱,还有高额逾期管理费,有的甚至被胁迫拍摄裸照。这也折射出来了校园贷隐藏的危机。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 王大伟:要区分正常的银行借贷和这些网络借贷平台,甚至小广告的这种高额利息的,这种借贷陷阱,首先呢公安机关要加强监管,加强对这方面的控制,一旦发现涉嫌到违法犯罪,要给予一定的打击,那么学校也好家长也好,还有学生个人也好,都要树立这种观念,要向这种高额借贷的陷阱说不。

新闻链接:

http://news.cctv.com/2016/11/13/ARTIwqRdoYi3rekEzwRnFaZ5161113.shtml?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10006-weixin-1-52626-6b3bffd01fdde4900130bc5a2751b6d1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其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
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电话:0577-88414670  招生办电话:0577-88412441

Copyright  ©  201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424号  网站备案:浙ICP备09056233-1号

 

当前访问量:129584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