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NEWS
重要新闻
  • 浇花浇根、育人育心,金秋十月、风吹稻浪,一群人、一程路、一堂课,“种子”正在这里发芽……在风景如画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温州种子种苗科技园内,一场生动鲜活、别开生面的“行走的思政课”精彩上演! 10月11日下午,学校党委书记蔡联群结合党史国情、校史校情,为学生代表、党员代表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从科技园综合楼“习语”墙、全省浙南作物育种重点实验室、数字化育苗中心、无人机飞防工作室到农芯谷……一路...
  • 骤雨初歇,万物一新会昌湖畔、景山脚下恰逢金秋筑梦时青春奋楫逐梦行9月21日晚温州科技职业学院2024级新生开学典礼隆重举行4271名新生满怀青春热忱一同奔赴新起点、新征程这一夜星光熠熠,序章再启 典礼开启线上同步直播。学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代表、教师代表、校友代表、2024级新生班主任、辅导员、2024级全体新生、国际交流生代表等在南校区操场参加现场典礼。国旗护卫队以蓬勃的朝气、饱满的斗志、昂扬的姿态护送国旗入场...
  • 青山行不尽,山水又一程,6月23日上午,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在体育馆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用最燃的热情、最足的诚意、最真的情怀为圆满完成学业的4516名毕业生饯行,共同见证莘莘学子从温科出发,奔赴山河万里,追光远征。学校党委书记蔡联群、校长陈联盟等校领导班子成员,职能部门和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教职工代表,毕业生代表、校友代表参加典礼。典礼由党委副书记陈旭辉主持。在雄壮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起立、注目、高歌...
联系我们
  • 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 wzkjxy@wzvcst.edu.cn

  • 0577-88414670

首页 - 新闻中心 - 正文

朱建军:一年踏遍2万里山路 科技点亮“深山药谷茶园”

初审:学习强国-浙江学习平台 复审:陈梦翔 陈晓莉 终审:陈梦翔 发布时间:2022-04-13 浏览次数:

随着春耕备耕的陆续展开,近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园艺研究所所长,科技特派员朱建军来到文成县,开展抗寒防冻技术指导。此前反复的阴雨寡照天气影响药用植物的种植,当地部分种植户有些发愁。

这只是朱建军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他连续多年担任温州市科技特派员,一年365天,几乎200多天奔波在山路上,踏遍山区五县,一年走过的山路约20000里,一直从事园艺、药用植物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与推广服务。

朱建军在实验室观察药用植物育种生产情况。

深山老林,“踩”出来的药材路

“林地、草地、沟谷是绝大多数药用植物的自然繁衍地,是发展优质中药材的理想环境,越是深山老林,越是能出好药种,多糖等功效成分越高。”朱建军解释说,药用植物育种的关键在于“高含量育种”,药用植物的“优良品种”对药材生产存在着巨大的潜力。

但药用植物育种周期长、种质资源稀缺,科研人员需不分昼夜长期在原有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选择、杂交、回交、纯化等方法改良后才能符合育种目标。朱建军说:“要是一生病就会连片死亡,那就是草不是药了。”

在日积月累下,朱建军承担省、市中药材育种重大科技专项子课题,聚焦浙南道地药材金线莲等新品种选育,收集铁皮石斛、金线莲、山药、白及等资源200多份,建立区域道地药材种质资源圃,主持选育并通过国内首个审定金线莲新品种——健君1号。

“来钱,来物,不如来了研究员”

2021年的冬季,一簇簇破土而出的金线莲散发出阵阵药香,温州平阳县怀溪镇的村民热火朝天地采收、分拣、装袋。

但在2016年,当地产业开始种植道地药材金线莲时,曾陷入缺品种、缺技术、缺信息的“三缺”困境和亏损不止的窘境。朱建军下沉这里,手把手指导村民并开展试验示范科技创新活动,聚焦攻关林下金线莲品种筛选、林下生态种植、新产品加工和研发等关键技术问题,成功使林下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从不到20%提高到90%。

“来钱,来物,不如来了朱建军研究员。”当地公司经理黄绍勇连连称谢道。在朱建军的帮助下,平阳当地建立了温州市唯一经省级认定林下道地药材金线莲种植基地,朱建军创新开展的林下仿野生种植“一亩山万元钱”模式,有效打通了“两山”转化通道。

朱建军在平阳怀溪镇实地讲解金线莲种植技术。

多闯几条路,闯出“浙南黄茶第一乡”

在对口派驻平阳县闹村乡中,朱建军感慨:“我们茶农看天种茶、采茶,按着老经验加工绿茶,钱袋子是鼓不起来”,如何升级优化素有“杏黄汤玉米香”之称的平阳黄汤茶产业成为平阳当地的难题。

朱建军在平阳闹乡村观察茶叶生产情况。

朱建军团队依托平阳科技强农产业研究院,进一步发挥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优势资源,联合地方种植专业合作社,得到温州市科技局项目资助,建议茶农改制黄汤茶,共同优化提升黄汤“九烘九焖”制作工艺;加强增施有机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和“焖黄”加工等技术的推广应用。

“多闯几条路,多试几片茶园,不能让村民失望呀。”朱建军引进黄茶新品种“中黄1号、3号”等,为茶树品种增添“新丁”,并连续三年指导当地获全国黄茶斗茶大赛特别金奖2项。

他在当地先后建立了生态茶园科技特派员创业服务示范基地、市级雾乡田园综合体等,新品种、新技术有了更多的推广应用面积,达到1360多亩,为农增收1280多万元。“我们常常会丢给他很多技术难题,但他常常带给我们不少丰收喜讯!”平阳县雾乡茶叶合作社负责人李祖波笑着说。

适制性“平阳黄汤”的茶树品种筛选与加工技术的革新,就像一颗新生的种子,在闹村乡万亩茶园倾吐新绿,渐渐枝繁叶茂,当地雾乡茶叶合作社获“浙江省农业科技企业”称号,偏僻山乡变成“浙南黄茶第一乡”。在平阳县,朱建军结对省科技厅帮扶水头镇同盟村开发新茶叶基地,科技帮扶闹村乡东桥村里的原失管老茶园重现生机,茶农们靠着这片绿水青山换回了“金山银山”。

朱建军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科技特派员”,被授予“浙江省平阳茶产业团队科技特派员首席专家”,牵头主持的项目获国家梁希林业科技进步三等奖和浙江省科技兴林二等奖,参与项目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

春日正当时,山间茶飘香。正是像朱建军一样的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把创新种子洒向大地,让科技在泥土里生根发芽。

新闻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090424714660056454&source=share&cdn=https%3A%2F%2Fregion-zhejiang-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share_to=wx_single&study_share_enable=1&study_comment_disable=1&ptype=0&item_id=6090424714660056454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于2008年2月经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建立,同时挂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牌子,系专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校,由温州市人民政府举办。其前身是1950年创办的浙江省立温州农业技术学校和1958年创办的温州专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查看更多
关注我们
有什么意见或建议请联系我们

地址:温州市六虹桥路1000号    电话:0577-88414670  招生办电话:0577-88412441

Copyright  ©  2016  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版权所有 


浙公网安备 33030402000424号  网站备案:浙ICP备09056233-1号

 

当前访问量:129584

扫一扫,关注我们